出生年份: 年
擅 长: 油画
毕业院校: 中央美术学院
创作年代 | 尺寸 | 120*120cm | |
---|---|---|---|
材质 | 装裱 | ||
题材 | 所属系列 | 紫禁城系列作品在线展 | |
作品描述 | 探访女性的生活轨迹,她们似乎总是在扮演着多重的社会角色,也承载着来自男性世界对於“贤妻良母”的期待。女教书,监诫是画中所呈现“三从四德”的列女典范,同时也成为规范女性行为的紧箍咒。态度保守的主流文化认为女子应该留在闺阁中,以照顾家人、勤操女红为先。这像是女性交响曲中跨越不同阶级、绵延长久历史的顽固低音,从官方到民间,在各个时代不断地回响与变奏。 中国的学校教育始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,但是对于中国女性来说,自私有制产生以后,男权主宰一切,即使是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的妻女,也不例外,女人只能在出嫁前受一点家庭教育,由母亲或其他长辈教给纺织、缝纫、刺绣、烹饪和祭祀礼节以及“三从四德”贞节柔顺等为妇之道。 夏伊兰的《偶成诗》也反映了女性对求学与成材的觉醒:“人生德和才,兼备方可受。独论闺才时,持论正相反,有德无才好,有才德反减。无才亦有仪,援引古训典。 我意颇不然,此论殊偏浅。不见三百篇,妇传亦匪鲜。 《葛覃》念父母,旋归忘路远;《柏舟》矢不他,至死心不改。古来篇什中,节孝何不选?归言妇人功,德亦藉此阐。好名人常情,名媛亦难免。” 而到了晚清,以康有为,梁启超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,开始提出女子教育问题,最先提出男女平等,女子应当与男子一样接受教育,康有为《大同书》中批判人们对妇女“忍心害理,抑之、制之、愚之、团之、囚之、系之、使不得自主,不得任公事,不得为仕宫,不得为国民,甚至不得事学问,不得出远门……他主张“男女同为人类,同属天生”应设立女学,使女子能接受教育,参加考选,他还认为:大同之世应是一个“男女齐等,同事学问,同充师长,同得名誉,同操事权”的社会。这种思想是晚清时期对女性的新发现,也是妇女解放的前兆。 |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